4、 改造现有产品或开发新产品,减少产品使用中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某些家电产品、通讯工具、计算机、机动车辆等在使用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辐射、噪声等,也是构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这对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构成了障碍。因此,采用先进技术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减少环境污染,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
同时,企业如能获得产品环境标志认证,将大大缩短产品的国际化进程,减少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和时间,使企业拥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本和实力。1993年3月,海尔集团采用先进工艺,在国内率先生产出绿色全无氟环保冰箱,该产品获得了“欧盟环境标志认证”,畅通无阻地进入欧洲市场。1996年底,海尔集团和北京松下显像管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又首批获得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ISO14000系列标准作为国际通行的环保标准,其影响将超过ISO9000,企业的产品一旦获得认证,就意味着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这将为企业实现国际化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开发、研制新技术与新产品,用于实现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治理
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环境及水环境的污染,因而用于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实现清洁生产以及用于大气环境及水环境治理的新技术与产品,也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6、 积极开展绿色经营,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在绿色运动高涨的今天,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大环保投入,扶持本国的绿色企业;另一方面纷纷许诺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环保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如颁布环保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行绿色标志制度等等。另外,我国还将对绿色产品实行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补贴等,对生产和经营绿色产品的企业实行倾斜政策。企业如能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利用绿色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将会取得很大的发展。
三、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
在世界“绿色浪潮”的影响下,考虑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部分具有长远眼光,具备现代经营观念,同时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条件较好的中国企业已树立了绿色营销观念,开始实施绿色经营战略。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在实施绿色经营方面普遍缺乏自觉性,片面追求利润目标,忽视了企业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中国部分优势企业已经树立绿色经营宗旨,开始实施绿色营销
21世纪将是一个环保时代,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上保持优势,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实施绿色经营战略。随着现代营销观念在中国的逐步推广,企业日益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而当今激烈的竞争现实,使企业更加重视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时,消费者要求使用健康、无害产品的呼声日益高涨,促使企业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自己的经营宗旨和竞争法宝。许多有条件的大企业,如青岛海尔、上海巴斯夫、厦门ABB、广东科龙、大连三洋等企业都已相继通过了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2、中国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目前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1)企业的经营目标仍然停留在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的阶段。绿色营销追求可持续消费模式,以提高消费质量来减少消费数量,而传统营销则是刺激消费,鼓励消费更多的产品数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营销中工作的重点仍是刺激或激励消费者更多地消费产品。(2)绿色产品尚未成为企业的首选产品。在许多国家,绿色产品已成为最畅销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但在我国却尚有很大差距,甚至有些企业为获得眼前利益而生产、销售污染产品。(3)资源保护尚未成为各类企业的经营原则,资源保护是绿色营销的原则之一,但是中国许多企业环境成本意识不强,并未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4)绿色标志制度尚未引起大多数企业的重视。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实行环境标志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标志成为开启国际市场的绿色钥匙。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环境标志制度,越来越多的产品被纳入环境标志范围,我国出口产品受到的影响将不断增大,其冲击程度和后果将大大超过反倾销案。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尚未把获得环境标志列入议事日程。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环境标志自1994年起实行,但由于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对环境标志产品并无强烈要求,因而大多数企业对获取环境标志兴趣不大,甚至出现有些已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因使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需要付出较多成本,从而削弱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而不愿意继续保持该环保标志的现象。(5)企业在营销手段上尚未有效地引入绿色思维方式。由于中国许多企业尚未具备环境意识,因而在营销手段上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营销方式。(6)环境成本概念尚未被绝大多数企业所接受。环境保护关键是要实现预防,要做好产品全过程的污染防治。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尚处于“污染后治理”的阶段,尚缺乏全程管理的措施,因而使绝大多数企业未能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未能接受对清洁生产至关重要的环境成本概念,其结果是环境成本的外部化。如淮河流域,每年排入淮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达到36亿吨之多,虽然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降低了,但是淮河却遭受了极大的污染,成为中国的排污大动脉,其水源无法为人饮用,企业内部的环境成本转移到企业的外部。(7)更为严重的是极少数企业,竟将国外污染物转移到中国国内。中国极少数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竟然将国外的污染物转移到国内,致使国外的废弃物,甚至危险废弃物大规模进入中国。
可见,当前虽然部分中国企业已开始实施绿色经营战略,并努力获得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认证,但也充分说明了我国企业在绿色营销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大多数企业仍然只注重眼前利益,强调利润目标,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经营观念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由于中国企业的绿色营销刚刚起步,还要做大量的工作,企业实施绿色经营任重而道远。
(二)影响中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因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中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战略的机会与实施对策(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